清遠市信達環??萍加邢薰?/b>
一站式節能環保服務熱線:18218820590(微信)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清遠市信達環??萍加邢薰?/span>

聯系人:王經理

電 話:15816206988(微信)

郵 箱:673018719@qq.com

地 址:清遠市清城區鳳翔大道東方天城1號樓2816

關于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度普法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的通知

發表時間:2020-04-02 14:58來源:生態環璄部網址:http://gdee.gd.gov.cn/gkmlpt/content/2/2963/post_2963244.html#3155

關于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度普法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04-01  

關于印發《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度普法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的通知

粵環辦〔2020〕27號


廳機關各處室、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

  根據中央《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和《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廣東省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廣東省普法辦公室關于2019年度全省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報告評議活動情況的通報》要求,為進一步落實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結合2019年履職報告評議活動中社會群眾和專家評委對我廳提出的意見建議,制定了《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度普法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F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

2020年3月25日

(聯系人及電話:王舒瑩,020-87531827)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抄送:省普法辦。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                   2020年3月25日印發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度普法工作計劃和普法責任清單

序號

普法要點

重點學習(宣傳)內容

重點普法對象

具體舉措

責任部門

1

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2.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廳機關、派出機構及下屬單位工作人員

1.依托廳黨組中心組學習、紀律教育月、干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專題培訓和講座、黨支部“三會一課”等方式,組織開展學習。

2.按照省普法辦的部署,組織廳機關各處室、派出機構、下屬單位工作人員在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平臺和廣東普法微信公眾號開展黨內法規學習和考試。

3.利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眾網”、“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廳OA辦公系統等平臺、陣地和載體,進行形式多樣的學習和宣傳。

4.自學相關內容。

機關黨委、法規處、人事處牽頭,各處室、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參與。

2

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1.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2.中央政法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精神。

廳機關、派出機構及下屬單位工作人員

3

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

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

黨員、領導干部

4

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法制宣傳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形式案卷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的規定。

廳機關、派出機構及下屬單位工作人員,社會公眾

1.組織廳機關各處室、派出機構、下屬單位工作人員在廣東省國家工作人員學法考試平臺和廣東普法微信公眾號開展網上學習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

2.在辦公場所張貼、播放有關疫情防控普法宣傳掛畫、音頻視頻。

3.充分利用“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眾網”推送有關疫情防控普法知識內容。

4.按省普法辦的部署開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項普法宣傳。

法規處、辦公室、固體處、宣教科技處牽頭,各處室、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參與。

5

開展六五環境日普法宣傳活動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形式案卷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

2、《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等一批地方性法規。

社會公眾

1.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

2.繼續推進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

3.將重點生態環境領域法律法規特別是新出臺的法律法規普法宣傳融入六五環境日活動中。

4.對接“廣東普法”微信公眾號,推送活動信息,增強宣傳效果。

宣教科技處、宣教中心牽頭,各處室、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參與。

6

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新頒布法律法規學習宣傳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2.《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

4.《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

5.《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

行政執法人員、企業、社會公眾

1.充分利用“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眾網”推送新法律法規內容。

2.通過廳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制定情況。

法規處、固體處、核安全處、水處、宣教科技處牽頭,各處室、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參與。

7

加強領導干部學法培訓,提升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水平

1.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

3.《廣東省行政執法公示辦法(試行)》《廣東省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辦法(試行)》《廣東省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辦法(試行)》。

廳機關、派出機構及下屬單位工作人員

1.組織開展2020年“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

2.按要求組織領導干部旁聽庭審。

3.組織開展國家工作人員網上學法考試。

4.組織廳機關及直屬單位執法人員參加《行政執法證》申領、換領的學習和考試。

5.自學相關內容。

法規處牽頭,各處室、派出機構、直屬單位參與。

8

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宣傳教育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形式案卷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

2.《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辦法》等一批地方性法規。

3.排污許可有關制度。

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等行政相對人

1.落實“誰執法誰普法”主體責任,在執法監管和提供服務過程中主動開展“面對面”生態環境法治宣傳教育。

2.繼續開展送服務送技術送法規進企業活動,對有關行業協會、企業事業單位人員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重要環保政策的宣講。

3.積極推動 “互聯網+生態環境保護普法”,充分利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公眾網”、“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微博客戶端等組織開展互動問答、知識競賽、視頻動漫、主題征文(攝影、繪畫)、設置專欄等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生態環境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4.進一步加強普法信息公開,在廳公眾網宣傳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曝光生態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情況、環保不良企業名單,向社會公開信訪、投訴案件情況。

5.在廳窗口崗位或電子顯示屏等對外服務平臺開展法治宣傳。

6.通過廣播、網絡等在線直播廳領導上線“民聲熱線”,新聞發布會等形式解答環境熱點、難點問題,向社會公眾宣傳生態環境法治。

7.在《環境》雜志開展常態化法治宣傳活動,加強對排污許可等重點工作的報導,解讀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8.持續更新以案釋法案例庫,定期面向社會公眾發布以案釋法典型案例。

9.開展送法進企業普法活動,主動為做好企業法律服務。

各處室、派出機構、直屬單位。